普通人,平常事在线阅读

普通人,平常事

  • 状态:已完结
  • 作者:雷叔
  • 分类:现代言情
  • 主角:刘德海,张明,王晓丽,李文,于海山

这部小说以城市社会为背景,通过一系列虚构人物的命运交织,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。故事中的人物有着各自的故事和命运,他们在城市的喧嚣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意义。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,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现实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文精神和情感的思考。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城市风景的描摹,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探索。读者或许会在这些虚构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或周围人的影子,从而引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

《普通人,平常事》精彩内容赏析

韩芝华从山西旅游回来,睡了几天懒觉,公司老总徐卫东特意交代她,回来后休息一周再上班。韩芝华今年要退休了,徐卫东在工作上己有安排,公司有无她,影响都不大。韩芝华是这家公司的开朝元老,徐卫东在创业的路上,得到她的许多帮助,他是想还她的人情,公司每年有几千万的销售额,钱早就不是问题。让韩芝华在公司最后的时间里,舒舒服服地做完最后的事情,高兴和体面的退休,激励公司其他员工忠心耿耿的做好本职工作,徐卫东在这方面还是有自己的考虑。

韩芝华歇了几天,就上班了,她不想休息一周,虽然徐卫东有交代,她在家还是闷得慌。喝过徐卫东安排的接风酒,她把从山西带回来陈醋,汾酒送给徐卫东和同事们,算是答谢了一番人情。

徐卫东的公司是做机械配件的,有国内和出口产品。他的国内最大客户是当地著名的某动车集团,十几年前,徐卫东靠韩芝华的关系为动车集团做配件,这些年业务稳定增长,利润丰厚。公司主要的加工机械都实现了数控化,相对竞争对手,徐卫东有很强的技术和资金实力。最近,由韩芝华负责的包装机械新产品,订单也开始增长,公司也多了一类产品。他是想在给别人做配套产品的时候,创出自己的独立品牌和产品,在市场经济这个难以掌控的世界里,多几条生存之路。

徐卫东是个高中生,当年高考落榜,后来在一个机械厂工作,车钳刨铣样样通,工作很出色,韩芝华是他的车间主任。工厂后来破产,徐卫东和韩芝华都下岗了。两人都各自找了工作,一天,韩芝华找到他,说有个业务,问他想不想自己干?是给动车集团做配件,她有关系。徐卫东问她,你为啥不自己干,韩芝华说,她要去西班牙陪儿子读书。徐卫东说,我可以干,但没有钱啊。韩芝华说,我可以借给你三万块钱。徐卫东听了韩芝华的话,很感动,咬咬牙,辞职,自己搞了个小厂,就干起来了。由于他的技术很好,产品做的不错,客户很信任,工厂越干越大,终于到了今天。回顾创业的事情,徐卫东还是很感谢韩芝华的。韩芝华儿子留学毕业在西班牙找到工作,韩芝华不习惯国外生活,又回国了。徐卫东得知韩芝华回国了,立刻聘她做公司的高管。有了韩芝华的帮助,徐卫东公司发展很快。后来韩芝华又逼着徐卫东学英语,出国考察,开阔了徐卫东的视野,对徐卫东事业帮助很大,徐卫东看待韩芝华就像自己的亲姐姐一样。私下里,他总是叫韩芝华,“韩姐”。

徐卫东每天都浏览公司在阿里巴巴上的网站,对国外的询盘信息,他在过滤后,有些自己答复。对一些国外客户,他时不时用蹩脚的英语简短地打个电话,保持一种联络。

当公司逐渐发展起来后,徐卫东招募了许多人才。自己没上过大学,有了时间,他开始看公司聘用员工的大学教材,自我补课。在看了几个大学的专业的课本后,徐卫东又开始研究国内外企业管理的理论书籍,在书中神游福特,索尼,松下这些著名公司,他几次到市内几个著名的企业实地考察,又结交那些企业的总裁,董事长,研究那些海尔张瑞敏“斜坡理论”玄妙何在。在总结了自己看到的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做法后,徐卫东认为,要做工厂,东方企业中日本的“终身雇佣制”可以借鉴,唯有这样,工厂才能拥有专业的操作工人;西方企业的员工持股也可以效仿,只有把员工和老板用持股的方式捆在一起,利益和风险共担,企业才会有凝聚力。国内的华为就是现成的样板模式,任正非就是自己仿效的楷模。根据自己的体会,徐卫东将企业三分之一的股份分散到员工手里,并通过合同制留住技术好的员工,形成了一个齐心协力的企业团队。

前几天,徐卫东接到朋友熊工的电话,熊工是本市某个军工企业的工程师,他提供信息,山西某企业,准备和他谈一些机械配件业务。这几天,徐卫东上网搜了这家企业的情况来看,这家企业网站很简单,是个做车辆的,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可是,熊工说,这家有个新产品正在筹划中,设计和试制己经完成,正在寻找配套厂家。

三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,徐卫东到了机场。熊工约他来接山西那个企业一个姓张的副总经理。3号门外,熊工穿着一件灰色便装,看着穿着蓝西服带着条纹领带的徐卫东疾步流星走过来,扬手示意自己在这里。

“徐总今天,穿的很正式啊。张总不是老外,随便点无所谓。”熊工看到徐卫东的装束,随口说道。

“哪有那么些‘总’啊,还是叫‘卫东’吧。”徐卫东对熊工说,“无论哪个场合都不要客气,我是晚辈。”

“谈公事,客气还是需要的。”熊工也是一本正经。

“我是私营企业,没公事,一切都是私事。”徐卫东拍拍熊工的腰,“给你搞了几瓶茅台,这是去茅台厂旅游,我自己买的,真家伙,一会给你放车上。”

“那要多少钱啊,这人情有点大。我不是许世友,非得喝茅台。”

张副总的飞机准时到达,他和熊工一样,也穿着一件便装,西十多岁,脸庞清癯,个子瘦小,提着一个铝合金的密码箱,一个个子高大的青年助手拖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。

几句寒暄过后,张副总提出他要先到徐卫东的工厂看看。到了停车场,徐卫东打开前面的车门,让张副总先上,不料,放好行李箱的青年助手说道:“张总晕车,让他坐后面吧。”

说完,这个助手打开后车门,张副总拎着密码箱进了车,助手坐在了副驾驶位。

徐卫东开着自己的福特SUV在前,熊工开着他的丰田在后,两辆车一前一后首奔徐卫东棘洪滩的工厂而去。路上,徐卫东和张副总助手聊天,知道他姓刘,山西人,是个退伍特种兵。徐卫东心里想,这个小刘看来是个保镖,又想到张副总抓着密码箱那个样子,他忽然觉得这个新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。他觉得张副总晕车是个托词,可能是考虑乘车的安全性。

在徐卫东的工厂,张副总仔细看过徐卫东工厂的那些数控机床,询问了日本MZK机床的性能和精度,在征得徐卫东同意后,小刘对工厂的内部和外观都拍了录像,张副总自己也仔细地对几个机床和加工好的几个零件拍了照,还拿起零件反复看了几次。

在徐卫东的的总裁办公室,张副总打开密码箱,拿出一叠图纸,从中选了几张放在桌子上,又从行李箱里,拿出几个加工的很精细的金属部件,让徐卫东看。

徐卫东叫技术部的梁部长过来,梁部长看过图纸和金属部件后,说道:“这些不配合的地方,精度也要这么高吗?可不可以放大一点误差?”

“图纸不可更改,必须达到图纸要求,有其他问题可以提出来。”张副总没有通融的余地。“我带图纸和技术部小孙他们看看,还有那些问题?”梁部长征询徐卫东的意见。

“图纸不可离开这个地方,你可以让你的同事过来看。”张副总一脸严肃。

徐卫东第一次遇到张副总这样认真的客户,他下意识的摇了一下头,对梁部长说,“让你的那帮人全过来看看,带着量具看看是否和图纸一致。”前面,徐卫东看过图纸,依徐卫东的经验,这些部件的尺寸精度,一般工厂很难完全一丝不差。

果然,如徐卫东所预料的那样,张副总带来的五个零件,有三个零件的一些尺寸,经测量,超过了图纸要求。

张副总对此的解释是,正是因为零件精度达不到,所以他要考察和选择配套厂。

在招待张副总接风宴的空档,熊工悄悄地告诉徐卫东,这家企业正在开发一种遥控的车辆,目标是军品。听熊工这么一说,徐卫东恍然大悟,对张副总那种十分谨慎的态度有了理解。

后面,徐卫东按张副总的要求,签了保密协议,拿到了5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图纸,零件的加工材料由张副总提供,这些图纸上没有热处理的符号,后续的加工看来不在徐卫东的工厂完成。熊工对此也做了解释,军品加工,工作程序和民品还是有区别的,放在现在的民营企业做,图纸和程序会有些不同,民营企业要有个适应过程。

徐卫东对张副总的加工件也做了相应的保密安排,收到张副总发来的材料后,他立刻安排用MZK机床加工,样品发出两个月后,接到了张副总的回复,部件合格,接受徐卫东的报价,后面进行小批量试产。

这可是一个顶两个的加工利润啊,徐卫东立马有了兴奋感,怪不得老美军火卖的贵呢,利润太厚了!要是实现张副总的规划,自己企业的产品又多了一个系列,设备和生产场地都不够了。

张副总的零件干过几批后,徐卫东又接待了张副总介绍的几个企业来,有了前面的经验,徐卫东对他们只称兄道弟,不打听产品用途,报价上翻倍要。说来也怪,只要徐卫东的样品发出,后续的订单就接踵而来,看来这帮子搞军品的,都发财了。后面跟着感觉走吧。徐卫东高兴之余,有时也会哼几句“跟着感觉走”这个歌词。

徐卫东这几年业务做得风生水起,别人对他也是客客气气,尽管自己努力保持低调,但“徐总,徐总”的声音,他到那,那里响起。以前的工友也很少来找他了,他有时请他们作客,他们也不像过去一口一个“卫东”,大都改叫“徐总”,神色上也有些拘谨。徐卫东有时问自己,我是不是有了钱,有了变化了,可自己没感觉有啥改变啊?有一次他问韩芝华,“韩姐,我是变了吗?过去那帮哥们都不爱和我玩了,为什么?”

韩芝华想了一会说,“以前有句话,可以同打天下,不可以同坐天下。人有了钱和权力,改变是必然的。在中国这个封建主义影响浓郁的国家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等级观念由来己久。你的老总脾气,我看也是见长。”

听了韩芝华的话,徐卫东想到一句话“旁观者清。”自己或许真的变了不少,近来,自己可是对下属发了好几次“火”了。

徐卫东有一天接了个电话,打电话的人不报姓名,让他猜,徐卫东还真是听不出来,他于是客气地向对方说:“抱歉,听不出来。我还有事,过一会再打给你。”

那人听徐卫东这样说,立刻自报姓名,“卫东,开玩笑呢。我是钱文革,没听出来吗?”

钱文革,这不是小学的一个同学吗?徐卫东终于记起来这个人,这是个学习很出色的同学,思维很活跃。当年,很多人都会抄他的作业题。升中学时他到了另一个学校,后来就没有联系了。

“奥,文革啊,有事吗?”徐卫东连忙回道。

“没啥事,好多年没见了,就是想见见你。听说你干的不错啊。”

“没啥不错”徐卫东客气的回道,“那天约你和咱那帮同学喝酒。”

“喝酒不急,过几天我去你们工厂看看,聊聊天。”

“好的,咱加个微信,我发个位置给你。”

“行,下周二三吧,我这两天还有些事情要处理。”

下周二,徐卫东在自己的办公室见到了钱文革,他身形消瘦,脸上皱褶明显,印堂发暗。多年不见,昔日懵憧少年,己经变成沧桑大叔,徐卫东和钱文革彼此一阵兴奋和感叹。钱文革从自己的上衣口袋掏出一个薄薄的不锈钢名片盒,从里面拿出一张名片递给徐卫东,名片印的名字是“钱化文”,职务是“春潮工贸公司总经理”。

看过徐卫东递回来的名片后,钱化文笑了,“我们那些政治名字不时兴了,很多人都改了。”

“有什么好改的,父母起的,父母都不想改,我们改什么?”徐卫东不以为然。

“那好,我还是叫你‘卫东’,你要改了名,我还真不习惯。”钱化文由衷地说。

徐卫东陪着钱化文看了自己的工厂,看到那些数控机床和机器人,钱化文很是惊愕,“想不到老同学的工厂这么先进。我要向你好好学习!”

“有啥值得学习的,咱们之间不用客气。”徐卫东虽然口里这样说,心里还是很高兴。

过里几天,钱化文约了一帮小学同学和徐卫东聚会,徐卫东在和同学的聊天中得知,他们中的多数还属于打工族,真能拉公司自己干的,只有他和钱化文。

有了和钱化文的几次互动,徐卫东也到钱化文的公司看了看。钱化文的公司很小,十几个人和另一家公司合租一个院子,他在其中一个不大的厂房里,也是做点机加工业务,设备很陈旧,这些设备徐卫东刚起步时用过,现在早就淘汰了。

钱化文狭小的办公室里,人造板的办公桌,几把木头椅子,办公室一边有个坐卧两用沙发,扶手落着灰尘。钱化文弹弹沙发,又用抹布抹去扶手的灰尘,邀徐卫东坐下。

钱化文冲了茶水,将茶杯洗了又洗,倒好茶。放在爆了漆皮的茶几上,

“现在不好干啊。我干了好多行当,都没干好。和你相比,越落越远了。”钱化文有点苦涩的感触,“现在工人的工资涨得太高,工厂很难干了。”

“你的设备太落后了,精度和效率都不行。”徐卫东首爽地说。

“我不想在这方面再投资了,干工厂太累。准备改行,做点金融业务。没看到现在这个行业上的很快吗?P2P新模式风行全国。”钱化文眼里闪闪发光。

“什么金融业务?”徐卫东不敢相信钱化文这么点资产可以搞金融。

“所谓金融就是‘以钱生钱’。现在搞金融要有资金,靠两个渠道可以搞到资金,一个是银行,一个是民间。”钱化文似乎胸有成竹。

“你找到门道了?”徐卫东忽然觉得钱化文或许有些胡思妙想,小时候他就是这样。

钱化文从沙发上猛然起身,在办公室踱来踱去“你没看到,那座城市最好的建筑不都是银行的嘛。银行怎么发的财,不就是低息揽资,高息放贷,挣利息差吗?现在缺资金的企业很多,只要需有资金,就可以高息放给他们。卫东,你的银行贷款多吗?”

“我很少贷款,有多少钱,做多少钱的生意。”徐卫东实话实说。

“钱可以生钱。现在从社会集资比较难。如果我们能从银行贷下款来,加几个点再放贷给下面的一些厂,这件事还是可以做到的,毕竟银行的贷款利息还是低的。”钱化文停下,看着徐卫东的眼睛说道。

“银行贷款是有条件的,而且你怎么保证你放贷的资金回来?”徐卫东不明白钱化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

“银行能要回钱来,我们怎么会要不回钱来?我们的路子不会比银行少!可以让贷款的企业抵押资产给我们。我和一些企业讨论过,有些企业关系还是很铁的,人品和产品都不错,就是资金不够。贷款贷不下来。”钱化文说了一阵,停了一会,看着徐卫东说,“我是想做这种业务,但是资金量不够,你能帮我吗?”

“帮你?……怎么帮你?”徐卫东明白钱化文的意思,有些踟躇,“我的资金自己用,还不太够呢。”

“你从银行贷点款,借给我,我高息再借给别人,中间赚的价差,咱们五五平分!”

“我没从银行贷过款,从银行贷款很难的,再说,我们这些企业也贷不下多少钱来。”徐卫东不太想做这件事,推诿着。

“我银行有关系,可以搞定。”

“那你自己贷不就行了,干嘛要找我?”

“我的资产太少,贷不多。你的资产大,可以贷很多。卫东,你只要帮我两年,我就做起来了。后面不再用你。两年后,你的贷款一定还给你。”

“这个让我想想,这不是小事。”徐卫东看着钱化文期待的眼神,不想给他难堪,他要给自己找了个缓兵之计的台阶。

又过了几天,钱化文约着徐卫东晚上吃饭,说是某银行陈行长请客。徐卫东不相信钱化文的话,自己干了这么多年,从来是请银行,没见过银行请自己。钱化文笑着说,“这年头,谁不靠关系?银行就没有难处了?我和陈行长说了你的企业,他很感兴趣,想认识你。”

听了钱化文的话,徐卫东觉得认识一下这家的银行的行长也不是什么坏事,过去只是和其他银行的信贷员打交道,这家银行和自己没什么来往,借钱化文的介绍,认识一下陈行长,或许将来也对自己也会有帮助。

陈行长的客在香港路青岛饭店举行,一桌席,七八个人,除了钱化文,徐卫东都不认识,陈行长西十左右,个子矮胖,方脸浓眉,梳着背头,穿方格西服,扎一条蓝色条纹领带,脑门锃亮。一阵寒暄过后,他安排徐卫东在自己右面邻座坐下,钱化文靠着徐卫东。大家落座后,陈行长介绍入席客人,道明请客缘由:“诸位,现在国家扶植中小私营企业,要求我们银行支持大家的事业,今天请大家来,先认识一下各位,如果大家有意合作,后面我们银行的有关人员会和大家联系协调,我们行会以最优惠的条件和大家合作!”

参加完陈行长的酒席,徐卫东感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。钱化文和他说,“银行放贷也有风险,卫东你这样的企业是银行争夺的放贷优质资源,企业产品好,有自有资金,自我循环,企业信誉等级“AAA”,贷款的安全性很好。你是个好苗子,自己不知道!”

后面,真如钱化文所说,陈行长的银行很快派人来和徐卫东接洽,经过银行的评估考察,银行给出两千万的贷款额度,利率也比徐卫东过去贷过款的银行低1%。

得知陈行长的贷款利率后,钱化文和徐卫东商量,这笔贷款由他来转贷,钱化文每年付给徐卫东贷款利息,转贷利息差两家平分,徐卫东算了一下,如果正常的话,每年可以获得100万的额外转贷利息。至于钱化文真正从中赚多少,徐卫东不得而知。

当徐卫东和韩芝华谈起此事来,韩芝华表示怀疑。她说:“卫东,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?想赚钱吗?两千万的投资下去,要赚100万,不是困难的事,为什么要靠别人?”

看韩芝华有疑虑,徐卫东解释道:“韩姐,我是想帮帮我这个同学,两年后这笔贷款就回来了,我们不用,可以还给银行。”

“我觉得不好,资金不安全,你要慎重考虑。好人难做。银行知道你转贷,恐怕也不会同意。”韩芝华还是有顾虑。

“你只要按时还上利息和本金,银行那会管你做什么?”徐卫东并不担心银行。

“你如果势必要帮你这个同学,我建议你转贷给他的资金不要太多,可以试试看,看他的信用和能力怎么样,万一出了问题,企业不至于完蛋!”韩芝华给出最后的忠告。

根据韩芝华的建议,徐卫东只从陈行长那里贷了一千万,转贷给钱化文,他看过钱化文的厂子,干了这么多年,还做不上去,他心生怜悯,想帮钱化文一把。

钱化文得到徐卫东同意转贷的消息,欢天喜地地来了,他和徐卫东写了合同,做了公证,徐卫东看到钱化文这样,心里的石头落了地,心里想,韩姐太多虑了,同学不可信赖,这世界还有谁靠得住?

将银行的钱转贷给钱化文后,钱化文按月付给徐卫东利息,到了一年的时候,银行要收回贷款,审计后重新再贷。徐卫东向钱化文通报消息,钱化文答复,资金有点困难,放出去的贷款没收回来。能否拖一点时间?听到这个答复,徐卫东不放心了,他去找钱化文,钱化文的工厂搬家了。搬到哪里,同一个院子的另一个厂家也不知道。打过几次电话给钱化文,钱化文总是支支吾吾地找些理由,过些天再打,电话打不通了,成了空号。发的微信,钱化文也不回复。徐卫东有点傻眼了:钱化文,你这是要当骗子了?!

查看全文
热门小说榜

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、小说评论、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