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圣皇在线阅读

千秋圣皇

醉酒醒来,发现自己穿越回了明朝,成为了明太祖的嫡孙。作为这个时代最受宠爱的人,他拥有了无比的权力和财富。他决定要带领这个古老的王朝走向巅峰,让四夷宾服,让万邦来朝。在他的统治下,明朝变得强盛无比,日月所照之处都是明朝的土地。然而,他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挑战和危机。他能否守住这个帝国的疆土,继续领导明朝走向辉煌的未来?这是一个关乎荣耀与背叛、权谋与忠诚的传奇故事。

《千秋圣皇》精彩内容赏析

随后,朱雄英在一众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之下,出了坤宁宫,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,生怕他出现什么意外,不然,他们的性命可就不保了。

不一会儿,朱雄英来到了华盖殿,朱元璋此刻就在里面批阅奏章,太子朱标则在文华殿处理相关事宜。

朱雄英让身后的众人站下,自己独自跑进了华盖殿。马景弘远远的看见朱雄英过来,急忙让人过去扶,生怕出点意外,自己则是连忙进入禀报。

“皇爷,皇长孙殿下过来了。”

朱元璋腾地一下从椅子上坐起来,喝道:“咱大孙还病着呢,你这老狗怎么不把他迎进来,咱养你干什么的。”

话音刚落,朱雄英就开口喊道:“爷爷,孙儿来看您啦。”

朱元璋一抬头,就看见裹得严严实实的朱雄英跑了过来,他赶忙上前一把抱住,笑盈盈的说:“大孙啊,你病还没好呢,不能乱跑,爷爷可经不起你吓呀。”

“孙儿这不是想您了嘛,来给您请安。”说完,从朱元璋怀里挣脱出来,退后两步,学着大人的模样,道:“孙儿叩问皇爷爷圣躬金安?”

“哈哈哈,咱好,咱啊,特别的好。”大笑完,上前将朱雄英抱起,转身向马景弘炫耀道:“看看咱的大孙,多孝顺啊。”

朱雄英心中暗自窃喜:“看来,老朱很吃我这套嘛。唉,为了以后,只能不停的刷好感度了。”

这时,朱标快步走了进来,躬身道:“儿臣见过父皇。

雄英,你病刚好就乱跑,这是你一个孩子能来的吗?还不快从你皇爷爷身上下来,像什么样子。”

“你咋呼啥,咱还没死呢,你就开始这样对雄英,咱死了你不得上天啊。”朱元璋对着朱标劈头盖脸就是一顿,果然,隔辈亲才是真的亲,朱雄英的存在让朱标彻底失宠了。

朱标再次无奈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父皇,过些日子就要过年了,您看是不是给各地藩王下诏书,准许他们进京过年。”

“不成,他们一回来要打扰沿途官府,各地官员要费尽心思的招待他们,这些银子谁掏,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,不成不成。”朱元璋摇摇头道,谁人不想享受天伦之乐呀,可是他不一样,他是皇帝,他要为百姓着想。

朱标仿佛己经习惯,说道:“不如这样,让弟弟们只带数骑,快马进京,家眷们在后,沿途不得惊扰各地官府,可好。”

“呵,他娘的,说来说去还不是一样,这样,让那几个小子快马进京,回来见咱一面,顺带看看他们的母亲,家眷就算了,过年之前就给咱滚回封地去,老婆孩子热炕头地过年,少在咱面前碍咱的眼。”

朱标无奈,点头称是。然后对朱雄英说道:“雄英,你这两日生病,为父对你关照甚少,不过,你切记不可讨厌任性,该读的书还是得读,两日后,你就去大学堂吧,不然,你的功课要落下不少了。”

朱元璋听了点了点头,说:“大孙啊,你爹说的有道理,虽然那群遭瘟的书生只会说些之乎者也的话,不过,治理天下还是得靠学问,你的学业可是大事,怠慢不得。”

朱雄英瞬间头大,不过也是笑着答应。

两日时间弹指即过,这两天,朱雄英想了很多。

原有时空那些他记得的,死在老朱屠刀之下的人,他必须救,救了这些人,收归麾下,会成为他日后的依仗。

蓝玉,常茂,傅又德等人,这些人历经百战,倘若朱标日后真的死亡,燕王造反,他得早做准备呀。

太子朱标,他好像死于疾病,是在哪一年?哎呀,真怪当初没有好好看书,走一步看一步吧,得让他加强锻炼,他晚些时候死,那些藩王的势力也就会多弱一分。

还有明朝的经济,政治,凡是他觉得可以改进的,他都在想办法,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。

第三天清晨,朱雄英早早起床,穿戴好常服之后,准备前往大学堂。此时,身后又跟上了一众奴婢。

朱雄英一阵头大,转头说道:“我是去上学,又不是要做什么,你们这么多人跟着我干嘛,回去一些,留下两个就行。”

说完便朝大学堂走去,身后的两名太监低头跟上。

到了大学堂后,朱雄英发现有人来得比他还早,进门细看,原来是朱允炆。他走近前,朗声道:“半边儿,怎么来得如此之早。”

朱允炆起身向他行了一礼,道:“允炆见过兄长,一日之计在于晨,弟无甚长处,最爱读书,来得早了些,况且,兄长来得也不晚。”

随后又拿出一盒桃酥,言道:“兄长前几日身体不适,可急坏我了,这盘桃酥,弟放在菩萨面前供奉了三日,母亲念了三天的经文,想来对皇兄的身体有益,兄长进些吧。”

朱雄英看着盘中精致的糕点,又看着朱允炆散发的善意,不忍拒绝,拿起一块便放入嘴中,还未来得及咽下,就传来一阵响声。

“皇长孙殿下,您怎可在学堂进食。”

朱雄英思索记忆,此人名叫吴伯宗,是洪武西年的状元郎,也是天资聪慧,学问极佳,朱元璋让他做了翰林院检讨,洪武八年,朱元璋让他教导年轻的皇子和皇孙读书。

此人学问虽好,可是有个毛病,头铁,古板。说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话,不让在大学堂吃东西。

朱允炆此刻暗自高兴:“朱雄英,你不是得宠吗?你不是厉害吗?这下看你怎么办,要是你出言推脱,我就看下全部责任。到时,吴师恼怒于你,再去皇祖父面前说点什么,看你怎么办。”

朱雄英暗道不好,被阴了。不过,随即也大大方方承认下来,道:“吴师,学生前几日身体不适,调养几日后越发嘴馋,一时得意忘形,坏了学堂规矩,请吴师责罚。”

朱允炆懵了,他居然不推脱责任。你这么一说,我接下来怎么演。他此刻有些心慌,他完全没有考虑到事情跳出他的控制应该怎么办。

朱雄英心中暗自思量:“朱允炆啊朱允炆,真是个蠢材,这样的小伎俩对我而言有什么用,他不过一介书生,即便他再恼怒我,又有什么用呢。”

吴伯宗对于这些事情其实一清二楚,自古以来,皇家多的是这些是非纷争,毕竟,那个装糕点的盘子还在朱允炆手上不是吗?不过,他还是惊讶于朱雄英的做法,一个半大的孩子竟能揽下全部责任,这让他很是看好。

不过,他还是开口训斥道:“皇长孙殿下,我此番与你讲两点。一,你在学堂进食,不敬先师,坏了规矩,二,你的随从。学堂乃是授学讲义之地,你带来那种五根不全的腌臜之人,有辱圣人。我今罚你受戒尺三下,你可服气?”

朱雄英躬身开口:“学堂之中,没有什么皇长孙,只有学生和夫子,学生顽劣,日后不会了,吴师费心了。”

吴伯宗听了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不一会儿,学堂之中响起了读书之声。
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……”

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……”

“子曰:有朋自……”

吴伯宗让他们自由温习,顿时响起一片读书之声,有好学之流,如朱允炆,读《中庸》《大学》之类,那些不爱学的就跟着附和两句《论语》中众所周知的语句,感觉有些像后世的早读一样。

良久,吴伯宗让他们噤声,接着开口道:“今天我们要学的是《中庸》里的:

郊社之礼…………明乎郊社之礼,禘尝之义,治国其如示诸掌乎!

这段话的意思是:制定了…………明白了郊社的礼节,大祭小祭的意义,那么治理天下国家的道理,也就像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那样容易明白啊!

诸位殿下,你们当中,有些是皇子,有些是皇孙,不过都要明白一个道理。那就是礼仪是不能废的。前元为何会被我大明取缔,那就是因为他们不会礼仪,不懂礼仪,他们不信宗庙,信他们的长生天,他们不是汉人,不懂我们的传统,以至于失了民心,丢了江山……”

就在吴伯宗讲得滔滔不绝之时,朱元璋来到大学堂外面。不料还没进门就听见朱雄英的声音传来。

“吴师,学生倒是有不同的看法。”

“皇长孙殿下请讲”

“吴师刚才讲到《中庸》,我记得有这么一段: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

这段话的意思说的是舜会听取百姓的意见,分析他们的意见,最后还用在他们身上。吴师,我说的可对?”

“不错,皇长孙殿下聪慧,大明之福也。”

“可是,前元的崩坏真的只是礼法的问题吗?不尽然吧,在我看来,土地,税收,吏治,这些,才是前元失去江山的原因。

土地吞并是历朝历代都逃不出的问题,土地问题是国家最大的问题,没有土地,农人就失去生活的保障,都活不下去了,他们又焉能不反。

其次,前元横征暴敛,税收都己收到了二十年后,何其可笑。

最后,吏治,官员不知为百姓着想,反而鱼肉百姓,欺上瞒下,勾结地方恶霸,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还用列举吗?

他们不把百姓当人,这才有了皇爷爷剑起淮西,推翻暴政,建立大明,又登造鱼鳞黄册,调整税收,整顿吏治,方有大明今日大明之强。”

吴伯宗惊讶得讲不出话,今日,朱雄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。

朱元璋从外面大步走进来,大声说道:“好,不愧是咱的大孙,说到咱的心坎里去啦,咱的大孙真是天资聪慧。”

朱元璋的欢喜之色洋溢于表。

众人见他进来,向他见礼,他大手一抬,说道:“免啦,你们要是有雄英这么聪慧,咱许你们以后见驾不跪。”

众人听后,面面相觑,不敢出声。

随后,朱元璋对吴伯宗说道:“咱的大孙天资聪慧,你的学问咱也是信得过的,把他交给你,咱放心,今日的课业就到这里吧,让他们散学。”

随后,拉着朱雄英说道:“大孙啊,走,陪爷爷吃饭去。”

说完,拉着朱雄英就朝外走去。

查看全文
热门小说榜

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、小说评论、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!